1. <samp id="1e6yq"></samp>
      <td id="1e6yq"></td>
        <pre id="1e6yq"></pre>
        <pre id="1e6yq"><del id="1e6yq"></del></pre>
        1. <p id="1e6yq"><del id="1e6yq"><xmp id="1e6yq"></xmp></del></p>
          登陸 | 注冊

          鄭綿平院士

          來源: 時間:2020-01-01
          導讀:中國鹽湖科學及其礦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?,F任自然資源部鹽湖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,國際鹽湖學會主席,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咨詢委員,青海省人民政府顧問。

          鄭綿平,鹽湖學、礦床學家。1934年11月出生,福建漳州人。1956年畢業于南京大學地質系,19955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?,F任自然資源部鹽湖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主任,國際鹽湖學會主席,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咨詢委員,青海省人民政府顧問。

          他是中國鹽湖科學及其礦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,致力于鹽類礦產地質和鹽湖綜合資源及熱水礦產研究60余年,對我國各類鹽湖區和鹽類礦產,特別是青藏高原鹽湖進行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,取得若干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成果,為我國鉀、硼、鋰鹽類資源的發現、勘察與開發利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他參與發現、評價了青海察爾汗鹽湖鉀鹽礦床,為建立陸相成鉀理論提供了實證。他于1989年率隊赴羅布泊考察,首次發現鉀鹽礦物,預測羅布泊是“第二個柴達木鉀鹽湖區”; 在他主持下,經過26年西藏扎布耶鹽湖調查和現場實驗,發現新礦物扎布耶石,找到一條適合高原鹽湖環境的鹽湖提取鋰鹽的創新方法,首次成功實現了我國鹽湖提鋰產業化。近十年,他主持全國鉀鹽地質大調查,建立柴西承襲型砂礫層鉀鹵水新模式,該類型經協同鉆探,初獲KCl資源量達6億余噸,取得我國陸相找鉀的重要突破。指導在滇西南、四川盆地、塔里木盆地等地區取得了海相鉀鹽找礦的重要進展。他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、二等獎、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(均為第一獲獎人)等。



            關閉
            公眾號
            掃碼關注或長按圖片保存至手機,
            在微信中識別二維碼。
          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大

            1. <samp id="1e6yq"></samp>
                <td id="1e6yq"></td>
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1e6yq"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1e6yq"><del id="1e6yq"></del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1. <p id="1e6yq"><del id="1e6yq"><xmp id="1e6yq"></xmp></del></p>